• 首页
  • 服务宗旨
  • 工作动态
  • 机构设置
  • 新闻快讯
  • 治安管理
  • 户证服务
  • 政策法规
  • 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通告 > 正文

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

作者:时间:2022-03-14点击数:

来源:卧龙英才

 

    亲爱的同学们:随着春季的到来,天气气温变化大,各种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 本着对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水痘等春季传染病的联防联控、多病同防的原则,为进一步筑牢学校疫情防控体系,确保同学们身心健康、校园安全,现将春季传染病预防核心知识介绍给你们,请认真学习掌握。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可在人群中引起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或接触途径传播。

预防重点

  采取隔离、治疗和消毒等多项措施并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因为流感疫苗变异比较快,所以流感疫苗是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的。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9月-11月接种;避免空腹接种;开门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2次,每次15分钟以上,最经济有效;流行季节避免去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二)结核病

  结核病结核病(tuberulosis)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全身慢性传染病。人体各器官除毛发、牙齿、指甲外均可发生结核,但以肺结核最常见,对人类危害也最大。

 

     传染病学

   传染源:痰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某些哺乳动物。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或摄入污染的牛奶而感染。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低热持续2周以上,多数起病缓慢,咳嗽、咳痰、咳血、胸痛、消廋、食欲减退、女性月经不调。胸部X线: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痰菌阳性为确诊肺结核“金指标”。

 

     治疗原则

严格遵守不间断规律服药6-8个月以上,切不可随意中途停药;患者有享受国家免费检查和治疗的政策。

 

     预防重点

早发现肺结核是预防关键;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筛查;居室、教室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湿地扫地,避免扬尘,不随地吐痰。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mumps)俗称“痄腮”,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染。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01初期症状

初期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1-2天后腮腺开始肿大,先发生在一侧,1-7天后另一侧亦肿大,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少数病人可合并睾丸炎等,影响生育能力。

       02防治要点

隔离、治疗:早期用抗病毒治疗;接种减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风腮三联疫苗。室内通风换气;尽可能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四)麻疹

麻疹(measles,rubeola)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早期似“感冒”,发热。 2-3天后在口腔内两颊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第4天发疹,从耳后开始遍及全身,直达手足心,疹退后留下色素沉着及脱屑。

防治重点

及时发现病人、做好隔离和治疗是防控关键。

免疫接种:接种麻疹疫苗;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流行季节应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或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常晒被褥、衣服等。

(五)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也可传染。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初期似“感冒”,约1-2天后出疹,皮疹主要分布颜面和躯干,初为红皮疹,迅速为清亮、泪滴状小水疱疹,然后干缩结痂,痂皮脱落;由于水痘皮疹分批出现,故各期皮疹同时出现为本病特征。

防治重点

早期发现、隔离、治疗患者是预防关键,应避免接触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

预防接种: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常开门窗通风换气;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

 

(六)综合预防措施

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这些均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常见的综合预防措施归纳如下:

 

 

同学们应做好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按照我校《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应尽早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如实告知医务人员流行病学史。就诊过程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回校后立即洗手并更换衣物。

有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的身体不适人员,或14天内具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不要去公共场所,就医时不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建议,医务人员、学生、老年人等相关人群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人群。

同时提示广大师生,流感疫苗仅对流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面对可能出现的秋冬季流感和新冠肺炎“双流行”挑战,按照相关部署和要求,遵照“知情同意、自愿自费接种”原则,开展流感疫苗接种。

 

 

春季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措施。特别重点提示以下情况应佩戴口罩:

1.教室内要佩戴口罩,教师授课及学生参加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不戴口罩。

2.前往人群拥挤、通风较差的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应佩戴口罩。

3.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及其接触人员居家或外出时,应佩戴口罩。

4.家中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应佩戴口罩。

5.需与他人密切接触而又无法确定风险时,应佩戴口罩。

6.如需到医院就诊必须戴好口罩。

 

 

保持适当距离教室内上课时,尽量单人单座,学生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课间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始终佩戴好口罩,打水或去卫生间要继续佩戴好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离排队等候,如厕后及时冲水、及时洗手。

 

 

 

卫生清洁消毒进入图书馆或教室前做好手部清洁消毒,可用自备的消毒湿巾清洁课桌椅。

每天2—3次开窗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气温适宜时,可以全天开窗;天气较冷、室内外温差较大时请注意保暖。做好室内卫生,对地面进行湿式打扫。

 

 

 

个人防护事项春季节应尽量减少出行和不必要的探访,应减少或避免风险未知的聚会聚餐活动,除注意减少走访和差旅外,也要做好宿舍内及家庭内部防控,如护理前洗手、外出回家后立即洗手消毒、就餐用公筷、公共区域适度消毒、身体不适及早就医等,降低宿舍及家庭内传播风险。

备足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纸巾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主动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防控技能:七步洗手法、科学佩戴口罩、口罩丢弃的方法等;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学。

生活用品专人专用;确保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膳食,增强免疫力;增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合理膳食营养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营养。

 

 

 

如发现有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如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病的蔓延。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文字来源/湖北文理学院校医院

编辑/徐静蕾

初审/袁园

终审/高其文

 

 

上一篇:防疫“三件套”“五还要”“八项要求”要牢记
下一篇:学生安全教育特别提醒(三十三)湖文校园安全tips

中国·湖北·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编:441053 邮箱:bwc@hbuas.edu.cn 电话:+86-0710-359053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201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