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一、预防艾滋病的十条知识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途径。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真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避免使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二、预防艾滋病的十个方法
1、洁身自好,必须要避免不洁、杂乱的性生活。
2、正确使用避孕套,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生病时到正规医院看病,避免被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注意输血安全,不使用非正规医疗单位的来历不明的血液。
4、输液时要确保输液针头是一次性的,否则容易导致感染艾滋病。
5、献血必须到政府的中心血站或政府中心血站的献血车上献血,必须使用一次性针头抽血。
6、远离毒品,绝不能吸毒。绝不能共用注射器。
7、不要共用生活用具如牙刷、剃须刀等,特别是可能刺破皮肤的生活用具;不要接触他人体液、血液;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8、不要纹身。
9、避免不洁净的针灸治疗。
10、有艾滋病的女人不要怀孕。
三、科普:关于艾滋病
1、什么叫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AIDS”)
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⑵获得性指非遗传所致,而是后天在一定条件下获得。
⑶免疫缺陷指患者免疫系统严重被损。
⑷综合症指患者的多个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出现几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和病理征象。
⑸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
2、艾滋病病毒的特点(HIV)
病毒复制速度快,目前尚无技术完全清除体内艾滋病毒,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T4淋巴细胞,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中含有病毒。病毒在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3、艾滋病的特点
⑴生物学特点:由病毒所致;为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长,貌似健康;目前无疫苗预防;无特效药物治疗;病死率达100%。
⑵社会特点:传播与人类个人的一些特殊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与社会的变化有关;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这些行为受到社会的歧视;社会对病人产生歧视、轻视、敌视;是生物性疾病,又是社会心理性疾病;既是个体的问题,又是社会的问题;造成多方面损失,阻碍社会发展;预防和控制涉及诸多社会敏感问题。
4、艾滋病(AIDS)自然病程
⑴窗口期:受HIV感染后到形成抗体前一般为2-18周,很少超过6个月,血中查不到HIV抗体,具有较强传染性。有急性感染症状,但是无法在体内检测到病毒。
⑵潜伏期:无症状携带病毒阶段平均为8-10年,不同感染途径潜伏期长短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机体的状况、病毒的毒力、数量等有关,没有特异的症状,通过实验室可检测出HIV抗体阳性,具有传染性。
⑶急性感染期:潜伏期的2-4周,类似流感症状,通常出现在血清阳转之前,出现发烧、疲劳、咽炎、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自限性表现(不经治疗持续10天左右,症状可自行消失),仅50%~60%的人会出现。
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均具有传染性。
5、HIV的传播途径
⑴血液传播(静脉吸毒、血液及制品、控入性诊疗等)
⑵母婴传播(胎盘、分娩、哺乳):母婴传播感染的儿童,50%在2岁内死亡,80%在5岁内死亡。
⑶性传播(同、异、双性)
6、HIV的传播途径条件
⑴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⑵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⑶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7、HIV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⑴同室工作、学习、生活
⑵共同进餐
⑶日常生活接触(浅吻、拥抱、握手、游泳、共用马桶/浴盆/电话机,接触病人的衣/被/钱等一般生活用品)
⑷汗液、泪液、唾液、尿液 (5)蚊子叮咬